CSS/CSS3简介
简介
CSS(层叠样式表,Cascading Style Sheets)是一种用于描述HTML或XML(包括SVG、XHTML等)文档样式的语言。它可以为网页添加布局、颜色、字体、动画等视觉效果,并控制页面元素的显示方式。CSS通过选择器来定位和操作特定的HTML元素,然后定义这些元素的样式属性。
CSS有以下几个主要部分:
声明 :声明是CSS中的基本单位,用于指定要应用到HTML元素的样式规则。声明由一个选择器和一组属性组成。
选择器 :选择器用于确定哪些HTML元素将应用特定的CSS样式。选择器可以是标签名、类名、ID、伪类和伪元素。
属性 :属性是CSS中的关键字,用于设置HTML元素的样式。常见的属性有:color(颜色)、font-family(字体)、font-size(字体大小)、background-color(背景颜色)等。
值 :值是用来设置属性的具体数值或表示方式。例如,可以使用像素值设置宽度和高度,使用百分比设置宽度和高度,或者使用关键词如"inherit"表示继承父元素的属性值。
媒体查询 :媒体查询允许您根据设备类型(如屏幕宽度、分辨率等)对CSS进行条件性地应用。这使得网站能够针对不同设备提供不同的样式。
在实际开发中,我们通常会将CSS代码放在外部文件(如styles.css)中,并在HTML文件中引用这个文件,以便将样式与HTML内容分离,便于维护和管理。
CSS3新增特性
- 属性选择器:可以使用方括号来选择属性值,例如[href]可以选中所有带有href属性的元素。
- 伪类选择器:可以使用冒号来选择伪类,例如::before和::after可以在元素前后添加内容。
- 媒体查询:可以根据屏幕尺寸、分辨率等条件应用不同的样式。
- 动画:可以使用
@keyframes
规则创建动画效果。 - 过渡:可以使用
transition
属性实现元素状态的平滑过渡。 - 多列布局:可以使用
column-count
属性实现多列布局。
伪类
属性名 | 描述 |
---|---|
::before | 作为匹配选中元素的第一个子元素,必须设置content 属性 |
::after | 作为匹配选中元素的最后一个子元素,必须设置content 属性 |